相关资讯

为什么拉姆在国家队踢后腰没有在拜仁成功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89

说起2014年的德国世界杯夺冠,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,也有点一波三折。

最大的乐趣在哪里呢?是勒夫的整活。从小组赛开始,他就不断地尝试对德国的首发进行调整,并且是让拉姆打起了后腰。

也许是拉姆在拜仁瓜迪奥拉手下踢后腰还不错,有很强的控制力和大局观,于是他也想东施效颦,把拜仁的那套体系搬过来。

遗憾的是并没有完全取得成功,有点大起大落。

尤其是小组赛第二场,面对加纳2:2战平,拉姆在后腰出现失误时,当时媒体是一片口诛笔伐,指责勒夫的排兵布阵有很严重的问题。

拉姆是踢右后卫的,你把他放在后腰位置上干什么?有施魏因斯泰格了,还有赫迪拉、克罗斯,为啥还要让拉姆在国家队踢不熟悉的位置?

当时看了比赛,我也一直在想,为什么勒夫非得要让拉姆打后腰,打右后卫不也挺好么?配搭克罗斯等中场,也有一定的推进力,不会那么惨。

后来我仔细思考了一下,勒夫这么做其实是有点考虑德国队没太好的边锋,爆破手不足,于是想学习巴萨的渗透式打法层层而进。

既然边路没有爆点,那就不强求了,用传球、短传,慢慢去打开对手的防线吧,然后用控制球的局面来达到控制比赛的目的。

拉姆在拜仁是这么干的,国家队勒夫也想这么做。

当然,邯郸学步的代价就是不伦不类。纵然拉姆在拜仁打后腰很出色,但是把他生搬硬套到国家队肯定是行不通的。

球员不同,配合默契度有限,拉姆与队友的衔接会有问题,没有拜仁那么熟悉,这是一个原因;

还有就是德国当时这批人,就没太多脚下技术细腻的选手,能够与西班牙的哈维、伊涅斯塔等人的组合相提并论。

球队的后场都是些高大威猛的后卫,胡梅尔斯、莫特萨克、赫韦德斯等人,都是防守强于进攻的选手,脚下技术有,但不是那种踢传控的料;

中场的赫迪拉,又是覆盖抢球型的,无球跑动和范围广是他的特点,硬要慢节奏停下来打传控,这也不行,他和拉姆的组合就很不默契。

而且德国队还没有罗贝里,拜仁至少有里贝里、罗本两个爆点,能单独拉开空间,来创造点机会,德国队前场都是些朴实型的球员居多,克洛泽、许尔勒、穆勒、波多尔斯基,也不是那种能踢传控的料。

没有传控的好菜,非得踢这战术,可想而知拉姆在国家队踢得是多么别扭。

想法是好,可是勒夫还是忘了一点,德国毕竟不是拜仁。拜仁是俱乐部,不仅会有德国球员,也可以有蒂亚戈这种西班牙的技术型中场,环境、球员、体系还有教练思维完全不同,足球场可不是换个位置,就能踢好球了。

拉姆在国家队,踢得最多的还是边后卫。先是左后卫后面是右后卫,大家都比较习惯;让他踢后腰,谁都不舒服,总觉得会差点什么意思。

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,这句话形容勒夫的做法是再合适不过了。

反正我是觉得,拉姆国家队踢后腰没边后卫舒服,他最合适的还是右后卫,罗伊斯受伤打不了世界杯,那么右路能有接应、前插的球员就没多少,拉姆的传中、传球的威胁性还是有的,少了这武器,德国队的纵深也会打得不够顺畅。

好在勒夫能及时拨乱反正,四分之一比赛面对法国队,他是把拉姆撤回到右后卫,中路留给施魏因斯泰格、赫迪拉等人,球队阵型才回归平衡,并且靠着胡梅尔斯的头球战胜对手。

不然到时候勒夫肯定又是口诛笔伐,拉姆踢后腰成为球队输球的败笔,被千夫所指。

对于球员和队友来说,踢熟悉习惯的位置并非坏事,既然大家都已了解,那拉姆重新回去踢右后卫才是最稳妥的做法。